三牛娱乐新闻

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Writer: admin Time:2022-12-02 Browse:142

  “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加速行动,全力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并已进入关键期;全市两次入选国务院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督查激励,属全省唯一;科技创新连续5年、人才工作连续7年分别被省委省政府考核为优秀地级市……

  科技创新的力量喷涌迸发,创新创业的浪潮席卷而来。五年来,湖州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创新资源加速聚集,创新环境不断改善,创新工作成效显著。

  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日前分别公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0》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报告显示,湖州创新型城市评价列全国第29位,同比上升6位,创新驱动力居全国第6位。

  科技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2015年的2.39%提升到2020年的2.79%,均列全省第3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42.07%提升到2020年的59.7%。长兴县、安吉县成功创建为首批国家创新县,湖州下辖区县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县实现全覆盖。

  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5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95项科技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29项。科学前沿取得一批标志性、引领性成果,战略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正在进入全国乃至世界前列。

  其中浙江格尔泰斯环保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工业排放烟气用聚四氟乙烯基过滤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斩获了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项目通过创新聚四氟乙烯纤维制造技术和成套生产设备,大大提高了聚四氟乙烯滤材的过滤精度和强度,总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使我国成为首个拥有垃圾焚烧烟气一体化治理技术的国家,对提高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科技支撑能力、满足环保领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平台建设成效突出——“十三五”期间,我市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提速。科技资源加速向科技城集聚,药谷研发中心、新能源创新综合体、南太湖精英计划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莫干山高新区晋升“国字号”,2020年综合评价位列全国第64位,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和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德清成功获批全国县域首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市累计入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个,省级高新区、省农业园区实现区县全覆盖。新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新建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家,累计5家;新引进培育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累计15家,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全链条体系不断完善,拥有省级备案众创空间78家、星创天地备案19家、省优秀众创空间6家,均居全省前列;建成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7家,其中国家级9家;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12家。各类众创空间、新型研发机构大量涌现,创新创业在湖州大地蔚然成风。

  位于德清经济开发区的浙江兆龙互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这家起步于1993年的企业,一改默默耕耘的形象,于2020年1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一直以来,兆龙互连并不满足于单一的数据线缆生产,而是致力于信息传输线缆及连接器件的自主创新,年投入研发经费占收入约4%,先后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3项、省级科技项目26项,开发省级新产品35项,达到国际先进16项。

  “十三五”期间,我市出台实施《工业“双高”企业倍增暨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逐步健全。

  一组组亮眼的数字,一个个坚实的里程碑,勾勒出科技创新不断为高质量发展增能提速的广阔图景:

  全市拥有国家扶持高新技术企业1145家、省科技型企业3659家,其中97家为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东方基因、德马科技成功上市科创板,数量居全省前列。

  企业创新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已建成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5家,拥有量列全省第1位,企业研究院155家、省级研发中心485家,实现全市90%以上的R&D经费支出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专利来自企业,90%以上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流向企业。

  只有占领人才高地,才能保持科技创新之树常青。“十三五”期间,我市牢牢把握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深入实施人才强市“1+N”新政和人才新政4.0,“南太湖精英计划”“南太湖特支计划”“海外工程师计划”系列工程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人才示范基地实现零的突破,人才发展综合指数评价居全省第3位。科技特派员制度不断深化,累计派遣145名科技特派员、5个科技特派员团队到农村和企业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创新往往是关键的一步。但创新之路不总是一帆风顺,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只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涓涓细流就能汇成大海,“创”见未来。

  五年来,随着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我市政产学研合作全面加强。地校合作、市校合作机制不断完善,政产学研合作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引进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中科院系统相关院所、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大院名所,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中心、技术转移机构、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各类创新载体162家。成功举办了5届政产学研合作大会,累计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科技招商项目签约384项,签约金额249亿元。德清县成功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德清地理信息小镇获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718项,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全市技术交易实现持续快速增长,技术交易额累计突破280亿元,位居全省前列。

  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方可流长。“十三五”期间,我市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七条意见》《关于补齐科技短板加快创新驱动的十二条意见》《进一步扶持我市众创空间发展的十条意见》等政策意见,全力扶持企业创新发展,创新环境综合评价居全省前列。科技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市财政科技支出由2015年的8.39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19.5亿元,年均增长18.4%,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达4.02%,创历史最好水平。

  “十三五”以来,创新普惠制政策加快落实,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额由2015年的6.25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4.04亿元,研发费加计扣除额由2015年的27.9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66亿元。2019年,全市企业所得税优惠额相当于企业应纳所得税额比重为5.76%,居全省第3位。在全国率先推广运用跨省跨市流通科技创新券,有效促进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共享共创,创新券累计发放与确认使用额分别为5.8亿元和3.3亿元,均位居全省第4位。

三牛娱乐新闻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