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娱乐新闻

作文素材丨科技强国相关热点话题的素材汇总

Writer: admin Time:2022-10-02 Browse:156

  2017年全国1卷:“中国关键词,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移动支付、共享单车)

  1.珍惜荣耀,砥砺前行(既不一味沉浸于过往荣光,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改变以往廉价、粗制滥造的国际印象)

  6.创新需要“钉子精神”(钉子精神: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的定力)

  7. 科技创新需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必须有“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的心态。

  10. 科技创新容不得半点虚假,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科研人员需历经千难万险、脚踏实地攻关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5.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善于改革创新的人们。

  8.“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

  10.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13.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

  16.太平之世无所尚,所最尚者工而已;太平之世无所尊,所尊贵者工之创新器而已。——康有为

  17.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爱因斯坦

  18.聪明的年轻人以为,如果承认已经被别人承认过的真理,就会使自己丧失独创性,这是最大的错误。——歌德

  19.中国通过自己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而不靠买别人的技术,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打出自己的品牌,赢得世界的尊重。——董明珠

  20.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郭沫若

  24.既然像螃蟹这样的东西,人们都很爱吃,那么蜘蛛也一定有人吃过,只不过后来知道不好吃才不吃了,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个勇士。——鲁迅

  【颁奖词】舍己幼,为人之幼,这不是残酷,是医者大仁。为一大事来,成一大事去。功业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灵丹,更是拳拳赤子心。你就是一座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渡过病毒的劫难。

  孙家栋,担任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总设计师,实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和应用。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全国优秀员”称号。

  天眼之父, 他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和勇于担当堪称楷模,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继往开来,不懈奋斗。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被追授“时代楷模”称号。

  量子技术科学领域开拓者,牵头研制成功国际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构建了首个空地一体的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雏形,使我国量子保密通信的实验研究和应用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首席潜航员,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作为改革开放以来载人深潜事业的代表人物,他是青年人岗位建功、报效祖国的榜样。荣获“载人深潜英雄”荣誉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01 人民日报评论:收官之星”成功发射,“中国北斗”将成为“世界北斗”(周南2020年6月23日)

  今天上午9时43分,伴随着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山呼海啸般的巨响,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收官之星”成功布阵太空,意味着中国人掌握核心技术的卫星导航系统,终于打赢了全球星座部署的收官之战。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自古以来,北斗七星就是中国人辨明方向、把握时节的标志。如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织就天网、闪耀浩瀚星空,将引领我们的梦想和脚步走向更远的前方。回望北斗“飞天”历程,从立项论证到启动实施,从首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到今天北斗全球“星座”组网全面完成,数十年风雨兼程、耕耘不辍,此刻,北斗终于“圆梦苍穹”。

  北斗系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其中艰辛,可想而知。1994年北斗一号工程正式启动时,我们没钱、没技术,还面临着严密的技术封锁,想要从全球航空导航频段中,申请到一小段频率,都费尽周折。2000年,中国北斗和国际电联签下“对赌协议”,必须在7年内成功发射导航卫星。我们背水一战,而直到2007年4月16日晚上8点多,北京才终于清晰接收到来自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的信号,这一刻,距离国际电联规定的频率申请失效最后期限不到4个小时。北斗系统,是几代北斗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接续奋斗的成果,正如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所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人’对我们技术封锁,不让我们站在肩膀上,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成为巨人。”从遥不可及到自主在握,北斗系统浓缩着中国科技创新的不凡之路,写照着中国人向着星辰大海进发的不屈志气。

  可能有人会问,现有的导航系统已经很好用了,为什么我们还要费力建设卫星导航系统?答案其实很简单。卫星导航系统是面向国家安全、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供时间基准、空间位置基准的。就像停水停电影响城市生活一样,卫星导航服务一旦中断或存在风险,对国家安全、人民生活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正如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陈忠贵所说,“作为时间和空间的基准,如果由别人提供,安全感何来?”北斗完成组网,对我们的意义不言而喻,它带给我们的,将不仅是更精准的定位、更精确的数据,更是充足的战略底气和巨大的社会价值。同时,中国北斗人一向秉持着“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初心,志在将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与更多国家和人民分享,为那些渴望用科技改善生活的人们带去希望。

  “高大上”的北斗卫星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它正在赋能各个行业,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导航”。据了解,目前北斗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气象预报等领域。比如,搭载了北斗终端的无人驾驶插秧机,1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以前1个人7天才能完成的插秧劳作为,让农业劳作省时省力;在疫情期间,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植保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消毒防疫,一架无人机单次喷洒面积可以达到5000平方米。而从共享单车定位、燃气泄露监测,到“地沟油”的全程监管、智慧养老的救助警报,北斗系统也正在加速走进日常生活,在产生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助力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美好生活。据统计,在中国入网的智能手机里,已经有70%以上的手机提供了北斗服务。

  “北斗的应用只受到想象力的限制。”这是北斗人的自信,更昭示着北斗发展的广阔前景。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表示,目前,世界上已有半数以上的国家使用上我们的北斗,今年我们的全球系统建成以后,无论你在世界的任何角落,我们的北斗都会向你提供满意的服务。今天,北斗三号系统全球星座部署完成,“中国的北斗”也将真正成为“世界的北斗”,为全球用户绘就一个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美好的未来。

  02 人民日报评论:胖五家族上新,中国的“空间站时代”还会远吗(刘诗瑶2020.5.6 )

  5月5日18时整,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熊熊烈焰的助推下冲天而上,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飞向茫茫宇宙。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很多人都知道“胖五”。没错,长五B火箭和长征五号火箭系出同门,也是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的成员。形象地讲,长征五号火箭是一个长跑佼佼者,主要发射深空探测器,奔着月球和火星去的。而长五B是位短跑冠军,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的大型航天器和舱段。拥有我国最大的整流罩、大推力直接入轨、零窗口发射……长五B火箭在设计、用途上有独特亮点,说它代表了目前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的最高水平,当之无愧。

  正如一些专家所说:长五B火箭的首飞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工程建设进入了实质阶段。如果说人们此前对我国空间站的认识更多是一种想象,长五B火箭首飞将国人在宇宙建站的梦想勾勒得更加清晰。用什么建?何时建?怎么建?长五B火箭打出了漂亮的开局之战。

  作为未来航天员栖息、工作的场所,如果我们把空间站比作一个大房子,房子建得好,离不开可靠牢固的原材料。而长五B火箭的使命,就是把主要建筑材料运上去。搭好房子,还得添置各种物件,2017年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就像快递小哥,负责运输这些东西。房子布置妥当后,得靠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通过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进去“住”。这三类火箭构成了我国空间站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帮助实现“房子+人+物品”的愿景。长五B火箭发射成功,全面验证了火箭总体和各系统方案设计的正确性、协调性。这也证明:建设空间站,我们有能力正式动工了。

  当长五B首飞成功的消息传来,很多航天人都哭了。这喜极而泣的眼泪里,有连续失利的压力,一波三折的沮丧,柳暗花明的欣喜,连续奋战的疲惫……但复杂的情绪交织、汇聚成一种信念:“长征”火箭必将搭起通向太空的“天梯”。今天,长五B火箭搭载的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出现异常,尽管这并不是此次发射的最主要目的,也无法掩盖长五B的发射成功,但也再次证明航天事业的高风险性。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浩瀚星空的向往,只有一次次穿越风雨,才能一步步变成现实。

  航天是个系统工程,圆梦靠的是团队作业,任何微小的疏漏都可能导致重大的灾难。大到火箭、载人飞船、货运飞船、空间站三个舱体,小到一枚螺丝钉、一个叶片、宇航服的一角,都离不开殚精竭虑的研制攻关和一丝不苟的论证检测。他们有人把发射场当成了第二个家,把对亲人的深深牵挂藏在心里;有人争分夺秒抢进度,全力以赴保质量,把不知疲倦当做日常加油。但每次问及工作感受,航天人回答最多的两个词是“荣幸”和“值得”。星汉迢迢,当个人命运融入历史车轮,当自我实现和国家荣耀相连,谁说不是一种幸运呢?

  50年前的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东方红一号遨游太空,宣告中国从此进入了太空时代。50年后,长征五号B火箭的首飞成功,让中国人在太空安家变为可能。当人们惊叹于火箭烈焰划破天际的耀眼夺目,请不要忘记这背后每个人的智慧和汗水。航天精神的代代传承,是航天事业长足发展的动力,也是中华民族逐梦前行的资本。这正是:浩渺深空,路长且漫;接力“长征”,任重道远。

  03 人民日报评论:2000多个在线展,再不看就out了!(石羚2020年5月18日)

  今年,“足不出户,在家观展”成为一种时尚。在三星堆、莫高窟等8家知名博物馆开启直播的当天,就有近千万人在线参观,抵得上卢浮宫一年的游客数;学习强国平台推出“云游博物馆”专区,观众可通过AR、VR等方式全景看展、赏文物。博物馆化身“播物馆”,实体展变为数字展,更多人透过屏幕畅游浩瀚文化宝库。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折射出从业者对博物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普惠化的关注。从“国云展”平台上线,到“为国宝代言”活动,再到5·18文创节,围绕博物馆多元包容发展的主题,一系列陈列展览、学术研讨、公众互动活动将陆续开展。这也启发我们思考,如何吸引更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受众走进博物馆,如何确保所有群众都有机会参与活动、欣赏藏品,博物馆的未来发展应该何去何从?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在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同步发展。博物馆数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00多家增加到现在的5300余家,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不断增多,为更多人解封展柜里的历史、读懂文物里的文化提供便利。而现代科技的赋能,丰富了推介展览的形式,突破了实体展馆的时空限制。以疫情防控期间的“云端博物馆”为例,全国陆续推出2000余个在线展览项目,仅春节期间浏览量就超过50亿人次,让远方展品触手可及。这虽是非常时期的权宜之策,事实上也成为数字博物馆建设的一次集体展示,更成为推动文博资源走进千家万户的有益尝试。

  面对群众差异化、高质量的精神文化需求,博物馆必须走多元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子。我们看到,一些博物馆面貌趋于同质化,未能充分挖掘文博资源的丰富内涵。事实上,博物馆是人类文化的缩影,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博物馆及展陈的多样性。我们需要折射中华文明风貌的国家级博物馆,也需要展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地方博物馆;需要历史类博物馆,也需要艺术、自然、民俗等专题性博物馆;需要勾勒一业一时的大展览,也需要关注一人一物的小展陈;需要面向大众的趣味展览,也需要学术性强的专业展陈……各有所长,特点不一,各家博物馆方能茁壮生长,博物馆业才能百花齐放,最终为群众带来更多样的文化大餐。

  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面对“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难题,不能一味要求展品“自带流量”,还应学会让文物说话、让文化说话。一段时间以来,从《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热播,到故宫文创的走红,再到“数字敦煌”“诗意长安”的走红,“博物馆+综艺”“博物馆+文创”乃至“博物馆+旅游”的新动向、新业态,利用科技、商业等方式传播文化,赢得各方好评。这也启发我们,“展品+介绍”不是展览的唯一形态,善于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讲好故事,也是扩大博物馆受众的题中之义。

  让博物馆走进千家万户,既需要多元的优质内容,也需要多样的表达形式,但形式应该服从内容。忽略展品背后的文化内涵而过分强调声光电的技术呈现,过分追逐文博资源的商业化利用,都可能将博物馆带入歧途。国家文物局此前印发的《关于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质量的指导意见》强调“提高陈列展览创意策划水平,完善陈列展览从研究、策划、实施到推广的工作流程”,正是要求夯实学术基础、提升内容质量,使得文博产品的多元表达更具内涵、更有看点,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今天上午,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代表性见证物捐赠仪式在南京举行,南京博物院收到一批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和记者使用的照相机、智能录音笔、国家应急救援队队服等特殊藏品。致敬英雄也是为了审视自我,记录历史更是为了观照未来。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前行的精神力量,从文物展览中寻找前人与来者的心灵联结,博物馆才能不断发挥应有价值,为更多人带来知识与文化的滋养。这正是:展览已上线,文博进万家。研究做功课,内容形式搭。

  04 人民日报评论:重现百年前的京城,也展露未来的一角(程雨田2020年5月21日)

  最近,一段“百年前老北京街景”的视频引起不少人的关注。这个由加拿大摄影师于1920-1929年间拍摄的黑白片段,在“人工智能上色+帧数修复”的帮助下,以“当代VLOG”的面貌重新与网友相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人工智能与历史影像碰撞会发生什么?最直观的恐怕就是丰富肉眼容易忽视的细节、捕捉黑白影像下隐藏的信息。对比原视频的单调色彩、模糊轮廓,修复后的片段提高的是清晰度,也是信息的密度,甚至能辨别出“每个人脸上都是新奇却又不敢接近的表情”。比如一个镜头里,有个人躲在树的后面“暗中观察”;另一个画面中,一个憨厚小哥呆呆地在角落伫立。如果没有色彩的还原、帧数的修补,这群真实的人们,和他们生动的表情、饱满的状态,可能就永远沉寂在看不真切的历史雾霭中。

  草木一秋,人生一世。每一段历史,都曾是一代人的鲜活时光。人来人往的街头,举手投足间都是生活的烟火、时代的味道。“城门口真的有骆驼”“那时候逛街的大多是男的”“街上的人穿的都是斜襟盘扣的衣服”……单就镜头里出现的见面打招呼礼仪,就囊括了晚清满人专用的“打千礼”、汉人男子之间的“作揖”、古代女子通用的“万福礼”;后期配上的音效,也来自京韵大鼓名家闫秋霞和骆玉笙的作品。正是透过这些真实的历史镜像,人们更加理解了《城南旧事》小英子眼里“顶热闹”的齐化门儿,也就读懂了《骆驼祥子》“讨生活”的时代底色。从最初的猎奇,到后续的考究,与其说人工智能上的是色,不如说填的是知识、补的是缺憾。难怪有网友看过后,觉得“自己穿越了”。

  当然,逝者如斯,人工智能也不是无所不能。尽管视频修复的效果惊艳,但是历史的考证尤需谨慎。据视频发布的博主透露,他所使用的人工智能AI是欧美网友开发训练的,“对蓝天绿草这些常规颜色的识别没问题,但对北京的传统服饰和墙的颜色并不了解”。这就不难理解,有人看完整个视频也没有分辨出衣服的颜色。相比去年一段十几分钟的彩色《开国大典》,足足需要600个艺术家奋战40天的“浩大工程”,这段只有一人耗时7天左右的“兴趣创作”,模型还稍显粗糙,对中国历史元素也有些陌生,这也导致了无法做到历史性的准确。从“欧美范儿”到“中国味儿”,从“模棱两可”到“锱铢必较”,人工智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然而瑕不掩瑜。这场古今相遇的时空之旅,让人惊诧于技术的威力。正如博主所说,“AI好玩的地方在于,可以让很多想象变成现实,把很多不可言说的东西具象化。”这些年,从影片修复到围棋制霸,从人脸识别到智能家居,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一次次打破人类的想象边界,带来各种各样的惊喜。但有一点尚需清醒,惊喜与惊吓之间,可能只有一步之遥。事实上,单就AI在图像方面的应用,就有AI换脸、PS搞怪等诸多争议,一些伦理让人纠结,一些隐私令人担忧。应当看到,“百年老北京街景”的走红,观众为技术的创造性应用所震撼,也为百年间的沧桑巨变而感慨。科技与人文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任何基于历史的创作和创造,都应该蕴含对历史的反思和总结。由此更能理解,博主为什么会在视频开头写上这样一句话:“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技术可以用来实现公益的、对社会有意义,同时又很有趣的事情”。

  而答案,或许一直都在我们自己手上。这正是:前见古人,后见来者。天地悠悠,怆然涕下。

  05 人民日报评论:银河系究竟长啥样?17年探索揭开面纱(桂从路2020年5月29日)

  灿烂星空、浩瀚银河,总是带给人们无限遐想。但是银河系究竟长啥样,却是一道未解之谜。不久前,中外科学家团队历经17年科研攻关,绘制出了迄今为止最精确的银河结构图,让这一问题得到了破解。今晚,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据这项发表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中美德三国天文学家领导的国际团队,利用“甚长基线干涉技术”,精确测量了位于银盘上近200个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绘制出尺度约为10万光年见方的银河系结构图,清晰展示了银河系是一个具有4条旋臂的棒旋星系。当银河系以精确的结构图呈现在世人面前,科学进步不仅揭开了我们所居住星系的神秘面纱,也拓展了人类认知的边界。

  早在1785年,英国著名天文学家赫歇尔就通过恒星记数的方法,第一次提出银河系是一个由亿万颗恒星组成的扁平系统。但受制于距离遥远和观测困难,这个扁平的恒星系统的内部结构一直没有人能弄清楚。直到21世纪初,美国、德国和中国的天文学家主导成立了由8个国家22位天文学家参加的“银河系棒和旋臂结构遗珍巡天”重大科学计划。通过十多年的观测和大量数据处理,最终得到了银河系旋臂的结构、太阳系的位置以及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旋转的速度。这一重大成果为研究银河系乃至星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观测依据。

  利用多台射电望远镜,天文学家对银河系进行了数千小时的观测,测量了一些天体结构之间的距离。数据展示了围绕银河系中心的四个主要的旋臂结构。我们的太阳(天文学家将其视为四象限测绘坐标的中心)会围绕银河系运转,环绕一周大概需要2.12亿年。靠近太阳轨道的地方,有一条较小的旋臂(蓝色)。未来,使用南半球上的射电望远镜开展的研究可能会揭示出第四象限中大部分目前未直接观测到的其他结构。

  事实上,科学家绘制出迄今最精确银河系结构图,不仅是天文研究的重大突破,也是人类认识宇宙的重大突破。从中国先民仰观俯察提出“天圆地方说”,到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大地是球体这一概念,从15世纪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带来思想变革,到近代天体物理研究突破太阳系,抵达更为遥远的宇宙深处,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不断突破既有知识瓶颈,提高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重塑着人与宇宙的关系。正因如此,此次绘制出银河系结构图,被不少人视为“人类继认识地球和太阳系后,跨入我们居住的巨大银河系的关键一步”。

  这些进步的取得,建立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之上,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装备”的先进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天文学的发展和成就。就拿这次中外科学家采用的“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来说,这种射电天文学测量方法,需要用多个射电望远镜同时观测一个天体,从而模拟成为一个大小相当于望远镜间最大间隔距离的巨型望远镜,倘若没有各国的通力合作,也是很难做到的。再如去年“首张黑洞照片”引发广泛关注,从西班牙到南美,从夏威夷到南极,正是全球200多位科学人员合作,将8个天文台的射电望远镜联合起来,才实现了对黑洞的观测。可以说,我们向着宇宙探索的每一步,都集中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也展现了人类的团结。

  不论是诗人笔下的赞叹,还是科幻作家的想象,中国自古以来都不缺少仰望星空的人。近年来,我国在天文观测和宇宙探索上取得丰硕成果,也为世界天文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相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这样的成果还会不断涌现,和各国科学家共同探索浩渺苍穹。这正是:银河耿耿夜迢迢,上下求索创新高。浩渺苍穹无尽处,团结协作可听涛。

  06 人民日报评论:新联接、新计算,为产业升级插上数字翅膀(常盛2020年 6月2日)

  “两新一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这个新概念,一经公布就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这其中,“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内容。同时,“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也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5G,作为新基建的重中之重,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低时延,5G所具备的这些特点,决定了5G不是4G的简单延续,而是革命性变化。对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来说,5G不仅提供通信基础设施,更是一种具有广泛渗透性的通用技术。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恰恰是5G,可以让数据的获取、连接、传输变得触手可及;也正是5G可以实现万物互联,使得数据挖掘的深度和广度无远弗届。毫无疑问,5G将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通用技术,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同时在各个行业催生出各种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

  相关数据显示,未来有80%的流量来源于行业,其中50%来源于行业增强,如基于 5G 实现的智慧城市、远程医疗等;25%来源于行业重构,如基于 5G 实现的智能制造等;还有25%来源于行业创新,如基于5G 的车联网、VR/AR带来的新旅游、新娱乐等,例如前不久华为联合央视、咪咕视频等推出的面向公众的5G+VR、5G+4K慢直播方式,就实现了“云端赏珠峰”等创新体验。可见,5G带来的新联接,将为各个行业打开全新的想象空间。

  如果说新联接打通了云、AI、边缘计算、物联网、高清视频等新技术,使行业数据采集、传送、存储、计算、分析及反馈实现了闭环,那么算力和算法则是开启数据宝矿的关键工具,可以深挖出数据的内在价值。新计算的魅力正在于此,通过分布式计算提供实时数据分析,实现“数据在哪里,计算就在哪里”,让数据、算法和算力这个数字经济时代的铁三角实时融合,从而为智能决策奠定基础。新联接加上新计算,既实现数据实时获取、实时传输,也实现数据的实时计算和挖掘,将使得“5G+”“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插上数字翅膀。

  事实上,新联接、新计算已经开始应用于产业升级和行业创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华菱湘钢携手移动和华为,运用5G+AR技术,实现华菱湘钢特种钢生产线跨国远程装配,这也是国内钢铁行业首次应用5G+AR实现跨国远程协作,有力推动了企业高效复工复产;同时基于5G+AI技术打造的“5G+智慧天车”,成功实现了远程操控、无人天车、远程机械臂控制和高危区域高清视频监控等四大典型应用场景并投入生产使用,在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改善员工工作环境、防范安全事故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样的,借助5G、AI等新技术,中远海运港口厦门远海码头成功升级为中国第一个5G+智慧港口码头,实现了港口货运业务的“岸边装卸—平面运输—场内堆叠”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场景效果。可以预见,新联接加上新计算,将推动“智能制造”“智能网联车”“智慧城市”“虚拟孪生”等加速发展。

  更要看到的是,新联接、新计算带来的不只是简单的物理变化,而是催生新事物的化学反应,是对政府治理、经济运行、生产消费等进行深度的数字化转型,改造的是产业的生产、决策和产品形态。在绿水青山的打造中,智慧水务让数据会“说话”、会“分析”、会“思考”、会“预判”,精准识别出环保违法行为,进一步减少了污染,提升了水环境面貌;在工业生产中,通过工业互联网把生产线上的每个环节都连接起来,让生产线变得更加“聪明”、更有效率;在“生产—消费”的循环中,可以通过消费数据的分析来逆向优化生产,形成“C to B”的崭新模式。总之,新联接加上新计算,将使得政府治理更加优化,经济运行更加高效,产业升级和行业数字化转型更加迅速,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步伐。

  最近,珠穆朗玛峰测高引发广泛关注,中国运营商依托登顶珠峰的5G信号,全程保障“珠峰高程测量”直播和报道。从世界最高峰上的5G信号,到推动新基建加速发展的“新联接、新速度”。未来已来,中国将在下一轮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产业转型和智能升级也将跑出新速度。

  07 数字化”寻秦记:借小程序穿越秦朝,你是谁?(源自:微信公众号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 2020年6月23日)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一处地方,能够让你在一瞬间既能见证到人类智慧的高级,也能让你惊见到人类生命的渺小,那这个地方,一定是博物馆。

  这个集合了世界各个角落人类文明的古老形式,不仅是一个立体的自由审美现场,更是一个冥想之地,能起到教育与点化的作用,让人们重新审视人类过往的一切发生以及个体与世界的关系。

  4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西安临潼的农民挖出了一个平行世界。那是1974年3月,一群人打井,他们挖开坚硬的夯土,意外发现了泥土烧的陶俑碎片。

  于是,中华历史上秦帝国庞大的军队重现于世。那一个个如真人般的陶俑,带甲者百余万,千乘万匹,安静地伫立在土坑中。

  兵马俑坑内的兵士,完全仿照线打造,在秦朝匠人的精心彩绘下,陶俑的相貌、装束、神态,每一个都是独此一家,逼真程度仿如中了美杜莎的魔咒。

  从最前排的弩兵先锋,到紧随其后的重装武士,加上曾列位其间的130辆战车,共同组成了一支英勇无比的虎狼之师。它们统一向东而立,时刻准备听从最高统帅秦始皇的号令。原本紧握于兵士手中的青铜兵器,历经2000余年,仍然寒光熠熠。

  作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看过秦俑之后,没有人不对眼前的壮观奇迹感到震撼不已。

  公元前236年,时年24岁的嬴政横扫六国,建起一个统一的中国,这军队便是他引以为豪的功业,所以他死后也带了进去。

  小时候,贾谊的《过秦论》作为语文课上的背诵篇目,曾背过无数遍。多年后再想起,字里行间的大国之气,从秦汉的历史中破纸而出扑面而来。

  就像平行世界,秦国士兵在人间生老病死,朝代更迭,化作白骨;但另一个他变成陶俑,永埋地下,万古千秋。

  穿过历史的风起云涌,穿过王侯将相的功过兴衰,穿过朝代的更迭枯荣……那里涌动的是独属于中国的历史声音,我们能感受到那段灿烂文明跳动不息的脉搏。

  作为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基础的秦陵博物馆,堪称暑期游人的必访之地。可今年新冠疫情让文旅业进入寒冬,游客出门受限,机构纷纷闭馆。一种新型文化旅游模式随之悄然兴起,上千家文博机构纷纷开始了“线上游,既满足游客不便出行,心向往之的当下需求,也为了自身的转型自救。

  对此,秦陵博物馆联合腾讯共同打造了“数字秦陵”小程序,就体验而言,绝对称得上是文博界“线上游”的代表之作。

  小程序的应用不仅优化了游客游览体验的过程,更释放了秦陵兵马俑文物的巨大文化价值,增强了用户粘性。通过探索新文创模式下秦陵故事的多元化表达,在年轻人的群体中掀起一股秦陵传统文化的新浪潮。

  游客动动指尖,就能瞬间穿越秦朝。参与由腾讯使用人脸融合技术打造的“谁是我”互动小游戏,玩家只要上传自己的照片,经过人脸比对之后,就能生成和你最像的那位兵马俑,你可以从他的脸上,找到自己的前世今生,谱上一曲相隔千年的文化传承。

  虽然盔甲上的彩绘已然褪却,但你藏在骨子里的精气神,却依然是朝气蓬勃的。你还可以把它分享到朋友圈,让好友凭眼力和手速从众多兵马俑中找到隐身的你,小程序会根据好友找到的速度生成排行榜。

  以前逛博物馆的时候,经常有过类似的体验:要不,就是人山人海摸不到边;要不,就是空有文物不懂历史,看了也等于白看。而这个“数字秦陵”多功能一体化的小程序,则完全避开了这些尴尬。

  线下参观时,通过“数字秦陵”小程序,用户可享受游览全程一站式服务。游览前游客可以在小程序上提前查询博物馆开放时间,规划游览线路,完成线上购票。

  参观时,使用智慧导览功能,可查询景区内各个景点、卫生间、出入口、停车场、服务点等信息,此外小程序还能基于用户地理位置进行智能语音解读,游客每到一处,小程序会主动讲解文物背景,让游客“走到哪,听到哪”。

  遇到喜欢的展览品,用户用手机扫描展品,还可获得更全面易懂的展品介绍,深入了解文物的背景内涵。

  而小程序中的短视频和小游戏部分,更能让原本枯燥古板的秦文化,变得轻松好玩,哪怕是没有历史基础的人,也能get到那些新奇有趣的典故。

  对于喜爱秦陵但无法亲自前往的用户,还可以基于VR与AR技术在线参观博物馆,足不出户即可与文物近距离接触。具有强互动性的实时直播,更符合年轻用户的浏览习惯,让拥有悠久历史的古文物更加平易近人。

  通过360度高清图片展示,使得用户足不出户就能欣赏秦陵景区的宏伟景象、兵马俑各处细节,透过镜头,游客甚至可以体验到比现场参观更近距离、更真实的效果。

  而在数字化的新文创产品中,你更可以很轻易地在生活中,找到那些传统文化的影子:过去端坐在博物馆中庄严肃穆的文物摇身一变成了QQ聊天时使用的表情包,字体也成了独具特色的小篆。

  跟随故事推荐官王源,用户还能来一场“文物的时空漫游”;在“秦陵百问”,用户每天都能获取新奇有趣的回答。在备受期待的《秦时明月手游》里,一眼望去气势恢宏的游戏场景,居然经历过秦陵博物院考古专家的考证,还原着秦代的真实历史风貌。《企鹅寻俑记》中,古朴厚重的兵马俑,抖掉了陈年积灰,随着音乐节拍跳起舞来……

  短视频、声音故事、手机小程序、文创周边、直播等形式,赋予了秦陵文物更加多样的表现形式,在科普秦陵文化的同时,用更加贴合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历史从书本中“活”了过来。

  曾几何时,只有“老学究”和搞学问的人才会去的地方,即使普通人偶尔去逛逛,也只是为了拍照和发圈的博物馆,慢慢的走下神坛,加挂了科技、新潮、呆萌甚至还有一点俏皮的它,彻底打破了人们对于博物馆的固有印象,它让人们意识到,原来博物馆也可以这么有意思。

  当这些传统的博物馆走下庙堂,和腾讯一起俯身拥抱新浪潮时,传统文化和年轻人之间的距离,也就被拉得越来越近。

  如果把传统文化比喻成为一棵根系庞杂枝叶繁多的古树,那么单纯保留物质形式就像是采集保护一根枯枝,而传承的真正意义在于留存一棵种子并使之落地生根直至开花结果。腾讯以科技的形式助力文化产业,从单向文化输出变为双向的文化交互,数字秦陵就是最好的验证。

  据说“博物馆”这个概念,起源于西方,公元前290年埃及亚历山大博学园中的“缪斯神庙”,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博物馆”。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博物馆在西方仅是“珍藏室”而已,只有贵族和学者才有资格进入。但后来,法国大革命开创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起点,过去仅供宫廷和封建贵族赏悦的珍藏室,终于转化成为今日意义上的,面向平民大众的博物馆。

  而近几年来,在科技助推之下,从最早作为贵族的“珍藏室”,到成为面向大众开放的公共场所,再到近几十年来,类似数字秦陵小程序这样的数字技术加持下的虚拟空间……让曾经离我们如此遥远的博物馆,变得越来越亲民。

  以故宫博物院为首的全国十几家顶尖博物馆先后活络起来,国内各大顶尖博物馆都陆续参与了跨界合作,与影视、综艺合作,频繁的出现在年轻人的视线年,腾讯发起“数字供养人”计划,敦煌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石窟,而是眼前可听、可看、可玩的数字化风景;通过创意视频点击互动,还能收获一番智慧妙语,以0.9元参与莫高窟的数字化保护。

  2018年的“敦煌诗巾”项目,将壁画元素融入切实生活,在手机上就能定制专属丝巾,一时引领了朋友圈风潮。

  而不久前的“云游敦煌”微信小程序上线社交平台,将敦煌搬到小程序里,不仅可以近距离领略敦煌石窟艺术的风采,感知敦煌壁画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把大众拉到敦煌壁画保护的数字化工作中。由上至下,把文化艺术浸润到每个普通人的精神角落,再由下至上,唤醒普通人对文化艺术的保护意识,以此为传统文化探寻一条符合当下时代的传承之道。

  有了敦煌的成功案例,腾讯与秦陵博物馆的这次合作,可谓驾轻就熟。数字秦陵,全面整合线上线下数字服务。当文化携手科技,文博连接互联网。这种强大的融合能力,正是我们兼容并包的文化之根。

  一脚踏入三秦大地,一眼望尽岁月千年。抵御住时间腐朽万物的力量,兵马俑里的战士们还在等待号令——随时准备重返战场。

  他们用一种倔强的姿势守护着这片古老且厚重的土地,而作为他们的后人,我们同样有根植于血液中的传承。

  安藤忠雄所说:拥抱历史,我们需要分析。拥抱未来,我们需要创意。而博物馆恰巧就是架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桥梁,我们每个人都是架起这座桥梁的一部分。

  守护好我们的文化,让它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永远鲜活,历久弥新,这不仅是心愿,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最近,一条铁路领域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我国磁悬浮列车研发再迎新突破,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上海成功试跑。看到这一消息,可能很多人心里都有不少问号: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安全吗?我国已经是高铁大国,为什么还要研发高速磁浮?样车试跑成功,离商业应用还有多远?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提到高速磁浮列车,很多人会将其行驶比喻为“贴地飞行”。这种“飞”一样的速度,主要是源于磁浮技术,可以使列车克服重力悬浮或吸浮于轨道上,不会产生轮轨摩擦,只受空气阻力影响,从而实现超高速的运行。上世纪末,当德国埃姆斯兰磁浮试验线、日本山梨磁浮试验线上的列车,以令人震惊的400至500公里的时速飞驰时,整个世界对列车速度极限的认识再一次被刷新。而对于当时铁路平均运行时速仅60.3公里、最高时速仅160公里的中国来说,这样的“超速列车”,更是激荡着人们无尽的想象。

  所以,当初建设京沪高铁的设想出现后,“京沪高速铁路是否可以采用磁悬浮技术?”的疑问,一时间成为众多人关注的焦点,而激烈的“磁轮之争”更是持续了近7年之久。虽然最终磁浮技术因为造价、技术掌握程度、与现有铁路体系兼容性等问题而“落败”,但磁浮列车所承载的中国人对更快速度的追求、对打造便捷高效交通体系的梦想一直在延续,对磁浮交通技术的国产化和创新研究一直在进行。正是因为多年的坚持,才有了今天的突破。从没有一寸高铁到高铁里程世界最长,从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时代,到今天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带来“磁浮时代”的全新想象,中国铁路在不断提速、不断超越中,书写着让世界惊叹的奇迹。

  如今,我国高速铁路遍布全国,在已经拥有相对完善的高速铁路网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研制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从技术上来说,高速磁浮拥有着更快运输速度、更强适应能力、安全、受气候条件影响更小等多种优势;从实际需求来说,它也具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比如,应用于“走廊化”交通,在大型城市之间或城市群之间形成高速走廊;再比如,应用于“通勤化”交通,实现城市群内部相邻城市的城际连接,打造半小时通勤圈、一小时都市圈等。特别是随着今天我们大力推动城市群建设、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对更高速度的运输系统其实也存在着更强的需求。

  与十几年前那次“败北”相比,今天我们推动高速磁浮,显然有着更强的自信。2003年上海磁浮线运行时,技术几乎全是“德国进口”,而如今我国运行的中低速磁浮铁路,比如长沙磁浮,已经是百分百的“中国出品”。现在,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更见证着我们在技术上的迈进,增强着继续推动项目实施的信心。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要大面积建设高速磁浮,甚至取代现有高铁网络?答案可能也并非如此。正如当前交通业内所达成的共识:高速磁浮和高铁网络并不会产生冲突。在可预见的未来,人们更倾向于认为,高速磁浮是对现有交通网络的一种补充,它可以填补飞机和高铁之间的速度空白,形成差异化的服务。

  速度,是铁路发展的重要标志,高速磁浮项目更是大国抢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如今,不少国家都正在研发自己的磁浮系统,马斯克更是在设计推进1000公里时速的胶囊列车。而磁浮技术,也刻印在我们前进的征程上。去年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里提出,合理统筹安排时速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系统的技术储备研发;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里写道,积极审慎开展沪杭等磁悬浮项目规划研究。“合理统筹安排”“积极审慎”,也代表着我们今天对待磁浮技术的态度。我们既要追逐“更快、更强”的梦想,加强对可能引发交通产业变革的前瞻性、颠覆性技术的研究,同时也要审慎的行动,为技术的发展应用寻找到最合适的空间。

  今天,我们离乘坐一条真正能“飞起来”的磁浮线可能还有一定距离,但我们守望梦想、不断超越的努力,从未远离。这正是:“飞行”列车近在前,磁浮技术谱新篇。

  海南文昌,中国距离赤道最近的火箭发射场。就在2020年5月5日18点,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这里成功首飞,将近22吨重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送入太空。这是中国乃至亚洲火箭首次发射超过“两万公斤”的航天器,再次打破中国火箭纪录,进一步奠定了“胖五”家族——

  运载能力在世界现役火箭第一梯队中的地位。(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同属于长征五号系列火箭“家族”,由于火箭芯级直径大,被亲切的称为“胖五”。)

  长征五号B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基础改进研制而成,全长约53.7米,直径5.2米,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液氢和煤油作为推进剂,起飞质量约849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吨,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

  长五B火箭将我国运载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提升到22吨以上,进一步奠定了长征五号系列火箭运载能力在世界现役火箭第一梯队中的地位。

  长五B火箭拥有目前我国最长最大的整流罩,是我国现役火箭最大整流罩容积的1.8倍,可以轻松装入10多米长、4米直径粗的空间站核心舱。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王珏

  长五B火箭首飞成功,全面验证了火箭总体和各系统方案设计的正确性、协调性,突破了大尺寸整流罩分离技术、大直径舱箭连接分离技术、大推力直接入轨偏差精确控制技术等新技术。后续我国空间站的核心舱、实验舱I、实验舱II等三个舱段都将由长五B火箭送入轨道。

  按计划,我国空间站将在2022年前后建成,可望在近地轨道在轨飞行10年以上,支持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空间应用等活动,成为国家级的太空科学实验室。

  航天是个系统工程,圆梦靠的是团队作业,任何微小的疏漏都可能导致重大的灾难。大到火箭、载人飞船、货运飞船、空间站三个舱体,小到一枚螺丝钉、一个叶片、宇航服的一角,都离不开殚精竭虑的研制攻关和一丝不苟的论证检测。他们有人把发射场当成了第二个家,把对亲人的深深牵挂藏在心里;有人争分夺秒抢进度,全力以赴保质量,把不知疲倦当做日常加油。但每次问及工作感受,航天人回答最多的两个词是“荣幸”和“值得”。星汉迢迢,当个人命运融入历史车轮,当自我实现和国家荣耀相连,谁说不是一种幸运呢。

  从“天眼”到“嫦娥”,从火星到暗物质,星空浩瀚无垠,中国的探索之旅从未停歇。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航天梦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精神动能,汇聚起万众一心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合力。面对星辰大海,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它的价值在于,不仅点燃了中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推进航天强国建设的雄心壮志,更进一步推动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前进脚步,于中国还是世界而言,都是航天事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壮举。

  中国航天飞机叫作“神舟”;华为的操作系统叫“鸿蒙”;中国航天登月探测器叫作“嫦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名叫“悟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名为“墨子”;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叫作“夸父计划”……

  中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以上这些科技成果的名字是否引起了你和其他同学的兴趣呢?本周要开一个主题为“科技与人文”的班会,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做一个主题演讲。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不少于 800 字

  中国科技以创新之手拨动探索之弦,在2019年奏出了“嫦娥”登月、“胖五”归来、“双龙”探极等一个个激动人心的乐章。一步一个脚印的背后,既有中国速度,也有中国智慧。创新带来的成果和突破,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持续推动着高质量发展,让亿万人民共享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利好。

  探索浩瀚太空永无止境,攀登科技高峰任重道远。所有航天战线勤劳奋斗的人们,尤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鼓起创新探索的精气神,勇闯科研“无人区”,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更加强大的力量支撑,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越迈越大、行稳致远。

三牛娱乐新闻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